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宁晋鸭梨

介绍:宁晋鸭梨栽培起始于秦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仍保留有距今150多年的鸭梨古树群,是鸭梨原产地之一。宁晋鸭梨,河北宁晋县特产,旧称天津鸭梨。宁晋鸭梨,属白梨系统古老优良品种,拥有千年栽种历史。商品品质优秀,营养丰富,2008年,被...

  介绍:

  宁晋鸭梨栽培起始于秦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历史,仍保留有距今150多年的鸭梨古树群,是鸭梨原产地之一。宁晋鸭梨,河北宁晋县特产,旧称天津鸭梨。宁晋鸭梨,属白梨系统古老优良品种,拥有千年栽种历史。商品品质优秀,营养丰富,2008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推行地理标志商品保护

1 品质特征  

  宁晋鸭梨,属白梨系统古老优良品种。3年结果,5年丰产。4月开花,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皮薄型正,洁净美观,肉质洁白、细脆多汁,清香可口,酸甜适中,品质上乘。单果重200克,果实硬度6.5-7.5kg/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15.3%,固酸比70。色赛金而肉似玉,质优而耐储,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买家喜欢。

  宁晋鸭梨与产于其他区域的鸭梨相比,又具备明显的地区特点:果形端正美观,呈倒卵圆形,鸭头状凸起明显;单果重200g以上;果皮绿黄色,表面光洁,果点小且色浅,果皮薄微有蜡质;肉质细脆多汁,石细胞少,酸甜适中,具备浓郁的清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极耐贮藏,贮后风味更佳。

2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宁晋鸭梨的栽培始于公元前后的秦汉时期,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据河北志记载:

  鸭梨原产地于宁晋。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荻。荻即梨也,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即指宁晋、赵县、晋县一带。宁晋鸭梨的品质自公元3-4世纪时的三国、晋代以来广受称赞,公元3世纪时(三国)已成供品;魏文帝曹丕诏曰:真定郡(辖宁晋)梨大若拳,甘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烦、释涓。明《赵州志》载:唐建中三年(782),沙河北棠树甚茂。公元15世纪开始(明清年代)栽培日盛,因品质独特、味美甘甜而被引种到河间、交河一带。公元19世纪中期(清道光年间)已形成规模种植,千株以上梨园随处可见。至21世纪初宁晋县仍保留有150多年树龄的鸭梨古树群。1949年后,宁晋鸭梨种植飞速发展,滹沱河故道沿岸沙荒地全部被营建成就园。1987年宁晋县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第一批鸭梨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县,被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

3 荣誉认证  

  1987年,荣获河北优质果品。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商品。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2002年3月获鸭梨中国名优果品。2005年、2006年获9、十届中国(廊坊)农商品买卖会果王称号。2007年获2008北京奥运推荐果品。11月,宁晋鸭梨在首届河北品牌节上被授与河北重点推荐品牌称号。同年,经国家水平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察,发布《关于批准宁晋鸭梨推行地理标志商品保护的通知》。

4 生产状况  

  种植状况

  宁晋鸭梨的悠久的栽培历史,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造就了宁晋鸭梨独特的品质,自清代就已畅销国内外,备受买家喜欢。清道光十九年(1839)滹沱河北徙,东起浩固、西至米家庄形成片片沙荒,梨树由零星种植,逐步成行成片栽种。县东北部与赵县、晋州、辛集交界处,密布鸭梨树。境内到今天保留清末栽种的鸭梨古树群两处:赵羊杯鸭梨古树群。伍烈霍鸭梨古树群(详见名树古木)。

  1972年鸭梨267公顷,总产1035吨。司马、双井、大杨庄、唐邱、中曹、小刘村、尧台等12个乡皆有种植。1984年,鸭梨面积748.6公顷,总产9872吨。1987年7月,国家林业部确定为七五期间第一批名特优经济林鸭梨产品生产基地县,成为河北18个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县之一。1988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确定宁晋县为鸭梨出口基地县。分布双井、苏家庄、刘路、侯口、营台、东汪、孙家庄、边村、李家营等31个乡(镇)。2008年,鸭梨面积6291公顷,总产78668吨。

  21世纪初,伴随生产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宁晋鸭梨的内在品质和外观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有11个品牌相继荣获国家、省、市名优果品称号,其中绿唐、燕赵等一批知名梨果品牌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名优商品、中国农交会名优果品及果王称号,商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区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到2008年,宁晋县梨果种植面积达1.3万多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82%。2005年总产量已达32万吨,年产值5.3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1%。梨果生产和推广直接涉及全县14个乡镇的14万人,主产区人均果品收入1750元,占全县人均纯收入的63%。全县共有果品贮藏机械冷库300座,每年贮、销售量0.9亿公斤。果品生产推广有关企业和组织1500余个,形成了产、贮、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果品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规模和效益仅次于粮食,成为当地特点支柱产业。#p#分页标题#e#

  为了维持宁晋鸭梨的传统品质和特点,解决宁晋鸭梨多年来无标可依的近况,使鸭梨产业从经验性种植走向标准化种植,适应果品市场和栽培方法的变化,邢台水平技监局发布了《宁晋县鸭梨无公害生产管理综合标准》,指导、规范全县梨果生产。同时,该县对梨品生产技术流程进行了规范,需要实行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5户联保的管理机制,生产重点环节以协会为纽带实行统一肥水管理、统一修剪、统一疏花疏果、统一果袋种类、统一病虫防治时间、统一包装销售的六统一运行模式,并加大了对全县农民技术员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各项技术需要落实到位。

5 销售状况  

  1804年(清嘉庆九年),宁晋鸭梨被天津水果商带进国际市场;19世纪末(光绪年间)通过真丰商行出口到香港区域和东南亚各国。1949年~1952年委托天津冠昌隆商行代理出口,一度挂天津鸭梨标签。20世纪80年代,宁晋县相继被国家、天津与河北粮油进出口公司确定为鸭梨出口基地,商品仍经天津口岸进入国际市场,并改称宁晋鸭梨,从此扬名海内外

6 地理标志商品保护  

  依据《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规定》,国家水平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宁晋鸭梨地理标志商品保护申请的审察。经审察合格,批准自2007年6月29日起对宁晋鸭梨推行地理标志商品保护(通知2007年第102号)。

7 保护范围  

  宁晋鸭梨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以河北宁晋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地理标志商品产地范围的建议》(宁政[2005]7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河北宁晋县所辖行政地区。

8 水平技术需要  

  (一)品种

  鸭梨。

  (二)立地条件

  土壤种类为壤土或沙壤土,有机质含量0.7%,pH值7.0至7.5。

  (三)管理技术

  1、苗木培育:使用成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鸭梨母株采穗;以杜梨为砧木,使用嫁接办法进行繁育。

  2、栽植技术:授粉树品种以雪花梨、胎黄梨、黄冠为主,鸭梨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率4∶1。于春天土壤解冻后栽植,密度为每公顷1245株。

  3、肥水管理:果园灌水每年3至4次,维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至80%,采前30天禁止浇水。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公顷22500kg,内加适当化学肥料及微量元素肥料。按氮、磷、钾有效成份7:

  4:7的比率追施化肥,采前30天禁用氮肥。成长季节可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肥料及硼、锌、铁等微量元素肥料。

  4、整形修剪:依据亩植密度使用主干疏层形、多主枝高兴形、单层高位高兴形、丫字形等适合的树形。修剪原则及办法如下:

  (1)幼树修剪:以轻剪为主,少疏枝多刻芽,准时拉枝开张角度,飞速扩大树冠。

  (2)初结果树修剪:以轻剪长放为主,冬夏结合。冬天对各级骨干枝头进行适度短截,扩大树冠;夏天通过采取拉、拿、刻、剥等修剪手段,缓和树势,促进成花结果。

  (3)盛果期树:调整成长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维持树势健壮。改变光照条件,控制结果部位外移为原则。每公顷剪留枝量控制在90至120万条,花芽量37.5至45万/公顷,叶面积系数控制在3.5左右。

  5、花果管理:在花芽开绽至花序离别前进行疏蕾,25厘米左右留一个花序,花完全开放前完成疏花。使用人工点授和放蜂传粉等办法辅助授粉。疏果按枝果比留果,3至4个枝留一个果。按果间距留果,25cm至30cm留一个果。总留果量24万个/公顷,产量45000kg/公顷。

  6、果实采收:9月中旬开始采收,依据果实作用与功效和市场需要适期采收,严禁早采。

  (四)水平特点

  1、感官特点:果实呈倒卵圆形,果形端正,鸭头状突起明显;单果重200g,果皮绿黄色,表面光洁,果点小;果皮薄微有蜡质,肉质细,脆、石细胞少,酸甜适中,具清香味。#p#分页标题#e#

  2、理化指标:果实硬度6.5kg/c㎡至7.5kg/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固酸比70。

9 专用标志用  

  宁晋鸭梨地理标志商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北宁晋县水平技术监督局提出用地理标志商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通知批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宁晋鸭梨